NEWS CENTER
研旭着力于嵌入式领域、电气领域进行上下游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
智能微电网与传统电网的联系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众所周知,电能的生产、运送、消费必须在一起完成,这就要求电力供需必须在瞬时到达供需平衡。一方面,从发电侧来看,必须处理谁来发电、什么时候发电、发多少电、什么时候停机等问题。当前,这些问题靠现行的电力调度系统来处理。
多年来,中国以计算机加人力的传统调度方法,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有用运转。笔者认为,这种过渡性的“半自动”的电力调理机制,会跟着电力工业与大数据的进一步交融逐步消亡,取而代之的是以“大数据”为基础的智能微电网。
在不远的将来,智能微电网的建成投运,将使得发电侧实时把握需要侧的负荷需要,然后实施动态的瞬时调理与操控。随着电网经年累月的运转堆集,智能微电网会对历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,在某一个时段预测到下一个时段的负荷走向,作出预调理,然后避免动力浪费,提高单位能效。换言之,智能微电网能打通电能需要侧和供应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“梗阻”和“推迟”症状,让电力系统真实成为活络的会思考的智能系统。
传统意义上,人们对智能微电网的理解要么偏于发电侧,要么偏于需要侧,笔者则从市场经济的视点,从供求平衡提高行了系统性解读。智能微电网不仅仅是在传统电网上叠加一个信息网络,而是大数据在传统电网上的进行多重网络构架,是信息网与电力网的深度交融。其实现的是供求两边的神经植入,终结电力生产与消费的通讯“半自动时代”,推动精确的负荷管理,依托价格传导机制,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电力负荷进行实时调理,在大幅节能的同时提高单位能效。
上一篇:
传统和智能微电网调度自动化区别
智能微电网在推动智能家电做出的贡献
下一篇: